咨询热线:0532-58577777 办公系统 校园邮箱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故宫专家进校园,尚力老师带你解锁书画文物“修复密码”

当千年书画遇上现代修复技术,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2025 年 9 月 19 日下午,betway西汉姆联官方网站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有幸邀请到故宫博物院尚力老师,带来《常见书画文物的病害及其处理方法》专题讲座!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师生齐聚现场,共同聆听这场跨越古今的文化与技术对话。

名师介绍

尚力:北京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78年进入故宫博物院,从事文物修复与文物修复技术研究工作四十余年,其间大修了宋代的经卷,以及锺惺、董其昌、郑板桥、王翚、丁云鹏、王原祁、罗聘、文徵明、黄慎、沈全等大量故宫院藏书画作品。小修书画作品有宋 《米芾行书三札卷》等国家一级文物。还修复了美国、德国、日本及国内多家博物馆送修的各类书画文物。主持完成“多功能洗画机”研制及 《 唐卡修复与保护》的科研课题。2017年作为专家应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邀请为其工作半年。

讲座开篇,尚力老师便以“书画修复的起源”为引,将时间拉回两千多年前——从汉代帛书的简单修补,到唐代“装潢圣手”周昉团队的专业技法,再到宋代形成系统的装裱修复理论,一个个承载着历史温度的案例,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这项技艺的千年传承。随后,老师聚焦“不同国家的装裱特点”,对比了中国“宣和装”的雅致庄重、日本“和装”的简约实用、欧洲古典书画装裱的华丽装饰,通过细节图展示不同装裱风格背后的文化差异与工艺逻辑,拓宽了大家的国际视野。

谈及核心的“书画病害”,尚老师更是结合故宫修复实践,将抽象知识变得鲜活:从潮湿环境导致的霉变斑点,到虫蛀留下的“蛀洞密码”,从纸张老化产生的脆化开裂,到人为因素造成的污损褶皱,每种病害都搭配了真实文物修复前后的对比图。同时,老师还现场演示了基础的病害检测方法,如用手电筒侧光观察纸张纤维状态、用放大镜辨别霉斑类型,让同学们近距离触摸到文物保护的“实战技术”。

 

守护过去,启迪未来

讲座最后,尚老师与到场师生亲切交流并送出美好祝愿。

此次讲座不仅为热爱文博事业的师生搭建了专业交流平台,更让“文物保护”的种子在校园里悄然生根。未来,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将继续链接优质资源,让更多传统文化与专业知识走进校园,助力师生在文化传承中汲取成长力量!